9月27日,“2021年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在北京舉行,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首席戰略官傅兵受邀出席,并以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為題發表演講。
他表示,經濟雙循環新格局下,單環節、單鏈路的解決方案已經無法有效應對新挑戰,需要從全局視角出發,以商流和供應鏈綜合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來應對。京東物流以新基建下沉、倉儲模式創新、產業帶扶持、冷鏈物流建設和快遞進村等核心措施,持續加碼一體化供應鏈建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
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
打通雙向流通新渠道
傅兵在演講中指出,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消費潛力不斷提高,但還是很難買到好的產品,而且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程度低,物流體系與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仍然突出。為進一步拓展農村地區物流上行下沉能力,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持續拓寬在區縣、鄉鎮以及偏遠地區的智能物流基礎設施布局,618期間,京東物流已在全國92%的區縣和84%的鄉鎮實現當日或次日送達。
以京東物流剛剛投入運營的陜西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為例。該中心集果品采購、冷藏、加工、分選、包裝、物流配送于一體,規劃有冷藏庫、智能分選中心、流向分揀中心,不僅可以面向京東生鮮、京喜等京東體系的線上線下商城、店鋪,也可以服務全國各地的各種經銷與平臺渠道,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滿足不同渠道的分類定級與“一件代發”,讓果子實現了優質有優價,農民真正賺到錢。
不僅如此,京東物流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位于陜西武功縣,由此向西北區域輻射,新疆阿克蘇、庫爾勒,甘肅天水、平涼、慶陽等地農產品的果品加工、供應和銷售均可前置到該中心,并通過京東物流快速供應到全國各地。
除了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京東物流也在通過智能倉儲設備的投用,讓更多偏遠地區、縣城以及周邊鄉村的消費者,享受到“睡前下單、醒來收貨”物流普惠服務。今年京東618期間,在西藏首個大型智能物流倉內,100多臺由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搬運型AGV機器人——“地狼”正式在高原地區啟用,實現了80%的商品本地發貨,“當日達”覆蓋范圍也進一步拓展。
服務1000多個產業帶
全面助力產業升級
農村經濟的新發展還需要產業升級作為依托。傅兵介紹,京東物流已將積累多年的新型實體企業經驗以及長期技術投入所帶來的數智化能力對外開放,通過技術驅動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為全國1000多個產業帶中小企業,提供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標準化物流產品,助力供應鏈環節優化。
浙江永康是全國知名的五金產業帶,保溫杯、保溫壺和保溫飯盒也是“永康制造”的重要品類。但以往,各家企業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為了贏得更多銷量,行業一度陷入慘烈的“價格戰”。
2017年,當地保溫杯品牌壹滴水開始與京東物流合作,依托京東物流智能供應鏈,壹滴水轉化率大幅提升,尤其在爆品預測和庫存管理方面,不僅整體配送時效明顯提升,其銷量也開始快速增長,進而貨入京東物流七大倉實現全國鋪貨,合作滲透率達100%,銷售轉化率提升30%-50%。
當前,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正在全面推進,供應鏈作為鏈接產銷兩端的關鍵環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內領先的技術驅動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京東物流努力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新渠道,在讓廣大鄉村消費者帶去更新鮮優質的商品、享受普惠物流體驗的同時,也以產銷一體化的供應鏈充分幫助產地經濟鏈接線上消費紅利,根植并服務于實體經濟,為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注入全新動能。